(大雨中的永昭陵)
鞏義地處鄭州、洛陽之間,南有嵩山,北有黃河,依山傍水,風景優美,被譽為「生在蘇杭,葬在北邙」的風水寶地。
宋陵是宋朝皇帝的墓葬群包含北宋七帝八陵,以及大臣寇準、包拯、楊六郎等人的陵墓。我們在大雨中來到永昭陵,這是宋仁宗趙禎的寢陵,現在是宋陵公園,全中國唯一恢復地面建築的帝陵。
皇帝陵墓配置大致相同,包括陵台,神牆,角樓,神牆四面設神門,南門外有神道,神道兩側排列著華表、石獸、(瑞禽、大象、角端、馬、羊、虎)、象奴、馬官、文官武將和各國番使(人人面目、服裝各異,手捧寶瓶,玉函等寶物,象徵異族臣服於北宋。
因為雨真得下太大了,大家意興闌珊,只從遠處觀看就準備上車。我和媽媽只好小跑步的穿過神道,到未開放的地宮前看看、拍拍照,匆匆結束宋陵之行。
延伸閱讀:
http://celloeri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24949500
【遼寧】一代政治明星安息地~瀋陽昭陵
http://celloeri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29469275
北京.明十三陵之定陵
http://celloeri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30917296
鞏義‧宋陵~永昭陵
http://celloeri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32434821
清東陵(乾隆裕陵→裕陵妃園寢)
http://celloeric06.pixnet.net/blog/post/32433221
清東陵(慈禧定東陵→康熙景陵)
http://big5.elong.com/gate/big5/trip.elong.com/news/n00cu3l4.html
北宋皇陵獨特之處——選址之謎
北宋皇陵坐落在鞏義境內嵩山以北、洛河之南130多平方公里的黃土嶺上,人們的第一個疑問是:北宋皇帝為什麼把墳墓全部建在這裡?
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趙匡胤自選陵墓的一個傳說:趙匡胤非常想遷都洛陽,但被他的弟弟趙光義和群臣阻攔,心中非常悲苦。當他從洛陽回開封經過鞏義時,他祭奠埋在這裡的父親,更加悲從中來。於是,他登上闋臺,面向西方,要來彎弓,對臣下說:“我生不能居西京,死當葬此地!”彎弓搭箭,響箭向西北飛馳而去,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。
而與這一傳說相伴的是,許多宮廷的陰陽術士也找出許多葬在此處的理由,把鞏義說成是天下第一風水寶地。而與一般歷代帝王陵的選址不同的是,北宋皇陵的風水理念確實反常奇特。《永定陵修奉採石記》概括了宋陵選址的風水依據。意思是說:鞏縣這個地方,是風雨所會,陰陽所合,天地的中心位置,從來都是帝王所居之地,嵩山的峻極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。在宋陵地宮的頂部,繪製的就是這樣的星象圖。
長期從事宋陵研究的文物專家孫憲周說:北宋皇陵正是按照“五星利姓說”、“地形堪輿”和“山水風脈”選址,對陵地的選擇及對地形的利用有兩個特點,一是與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不同,宋陵恰恰相反,它面嵩山而背洛水,陵區諸帝、後陵中軸線的方向皆北偏西若干度,正朝向嵩山少室主峰;二是各陵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,東穹西垂狀,陵臺于地勢最低處,一反我國古代建築基址逐漸增高,而將主體建築置於最崇高位置的傳統。
北宋皇陵風水理念的反常做法,徹底顛覆了我國傳統的建築理念,被古建築專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“唯一的孤例”。
北宋皇陵獨特之處——帝后不同穴
“為什麼劉皇后的陵墓不與她丈夫宋真宗趙恒的在一起呢?”宋陵研究的文物專家孫憲周解釋說:這也是宋陵建制與歷代帝陵不的特點之一,后妃採用的是祔葬制,均埋在皇帝陵外,不與皇帝同穴。皇后的建制與帝陵相似,只是規模較小,其他嬪妃均埋在帝陵後側。
北宋皇陵獨特之處——皇帝生前不修陵 駕崩7月內下葬
不同於歷代帝王一即位就修陵的做法,北宋時期的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,但又必須在駕崩7月內下葬。據史料記載:北宋皇帝下葬遵《周禮》,即從皇帝晏駕的某一天算起,選址、建陵、下葬到封閉皇堂,時間限在7個月內完成。從喪葬期間到陵墓後來的管理,均設有專門的機構,有常設的,也有臨時的辦事班子。常設的如太常寺,係宋朝中央專設的機構,負責掌管禮樂、宗廟、封贈、陵寢等事務,國葬期間,還有專設機構,如喪葬期組成的“五使”,規格就非常高。
翻開浩瀚的宋史,在宋真宗的永定陵,就發生過一件因為“五使”擅權而引發的一件當時驚動朝野的大事,即太監雷允恭擅移皇堂案。宋真宗駕崩後,劉皇后主持真宗的喪葬安排,劉皇后任用自己的親信太監雷允恭擔任山陵都監,負責永定陵的修建時,雷允恭自作主張,舍舊穴,改在原選地上面百步處開挖皇堂,結果新穴下面出現了碎石和流沙,後來挖出了水。工程被迫停止。結果,雷允恭被杖死在鞏縣監獄,山陵使宰相丁謂被貶,劉皇后也很失面子。
留言列表